2025年7月14至16日,宁夏数学基础学科研究中心2025年学术委员会会议暨数学学科发展论坛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宁夏数学基础学科研究中心主办,宁夏大学承办,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师范大学协办。

论坛开幕式在宁夏大学学术交流中心3楼第三会议室举行,由宁夏大学学术副校长王青云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州南方学院汤涛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周又和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晓静教授,重庆师范大学杨新民教授,宁波大学屈长征教授,浙江大学孔德兴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孙建永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佘志坤教授,西北大学张瑞教授,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李星教授,党委副书记、校长彭志科教授,以及来自区内外各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余名业内资深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会议。
李星书记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王青云对中心的建设情况做了详细汇报,分享了新能源与材料的数学理论、生物医学系统的建模与计算、生态系统的生物修复理论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方法四个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会专家围绕汇报内容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并就中心未来建设方案与研究方向的凝练等关键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提出了诸多富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论坛邀请了两个学术报告,汤涛院士以“数学推动现代科技”为题,系统梳理了过去一百年间纯粹数学理论向核心技术转化的经典路径,深刻阐释了数学在原始创新中的源头作用,并结合国家“双碳”战略与数字经济布局,剖析了未来高质量发展对交叉型、战略型数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周又和院士以“关于非线性边值问题求解方法的普适性”为题,介绍了其团队原创的小波封闭求解方法。该方法兼具数学上的严格性与工程上的普适性,已在非线性固体力学、随机动力学、分数阶微分方程、量子物理及层流等 60 余个典型非线性难题中得到验证。


本次会议特设数学学科发展专题论坛。数学统计学院执行院长汪文帅汇报了数学统计学院的当前建设情况,与会专家围绕未来战略蓝图与高质量发展路径展开深度研讨,提出一系列精准、可落地的指导意见。

在专家委员会的精准把脉下,宁夏数学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将以“前沿引领、交叉融合、特色鲜明”为纲,持续凝练科研方向,夯实基础学科对应用领域的核心支撑。面向未来五年,中心锁定新能源、生态环境、生命健康三大战略赛道,集中攻克3—4项卡脖子基础难题,力求在原创理论与核心算法上实现从0到1的突破;同步构建一支站位国际、扎根西北的高层次人才方阵,催生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自治区重点产业链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的数学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