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至28日,第六届全国神经动力学学术会议在银川成功召开。本届大会由宁夏大学和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由宁夏数学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宁夏力学交叉与科学计算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旨在汇聚国内神经动力学与控制及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探讨发展趋势、破解共性难题,推动我国神经动力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深入发展。来自全国8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开幕式由宁夏大学数学统计学院执行院长汪文帅教授主持。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宁夏大学学术副校长王青云教授致欢迎辞。王青云教授代表宁夏大学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致以诚挚欢迎,并回顾了宁夏大学的办学历史与近年来的建设成果,感谢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宁夏大学的关心与支持。
王青云教授指出,神经动力学始终紧扣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通过深度融合国家健康战略与人工智能,实现了理论-方法-技术-工程实践的双向转化,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同时,他也直面当前学科面临的瓶颈与挑战,呼吁学界携手攻关。
华东理工大学王如彬教授追溯了神经动力学会议的创办缘起,并简要回顾了前五届办会历程与成效,期待本届大会以前沿交叉为纽带,以思想碰撞催生新观点,以深度交流孕育新突破,为我国神经动力学的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本次大会设立4个大会特邀报告。上海交通大学李松挺教授、浙江大学林芃教授、北京大学陈国璋教授以及宁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青云教授应邀作了精彩的大会特邀报告。
李松挺教授以“大脑网络中时间尺度结构与信号传播分析”为题,详细介绍了大尺度多脑区的网络动力学模型的理论基础和构建过程,揭示了时间尺度层级结构的数学机制。
林芃教授以“动态忆阻神经网络与集成系统”为题,介绍了面向动态忆阻神经网络设计与集成系统构建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并展望了硬件网络动力学特性以及高效网络部署的发展趋势与前沿方向。
陈国璋教授以“皮层微环路与人工神经网络在计算相关特征方面的特性差异”为题,介绍了皮层微环路在稀疏序列放电与关键神经元路径控制上的独特机制,为低功耗类脑芯片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王青云教授以“神经动力学与生物智能”为题,深入解析了生物智能“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过程的动力学框架,为构建具备自主预测能力的下一代类脑控制系统提供了理论支撑。

大会特邀电子科技大学郭大庆教授、清华大学眭亚楠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郭建峤副教授、天津大学刘晨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罗程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王荣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程林副教授、天津大学臧蕴亮教授、德国慕尼黑大学附属医院李沅汐博士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颖副教授十位青年学者作专题报告。他们围绕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神经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无人系统的智能控制等前沿方向,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内容翔实、视角新锐、为大会注入了蓬勃的学术活力。

大会另邀复旦大学梁湘三、重庆交通大学邓开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曹奔等22位学者作专题报告,内容涵盖忆阻神经网络、听觉感知与运动控制、脑网络同步机制、神经退行性疾病建模、航天器智能控制等前沿领域。与会专家围绕“小脑-皮层协同计算”、“病理蛋白传播动力学”、“神经调控闭环策略”等热点展开深入研讨,现场氛围热烈,学术火花频现。
本次大会以“服务国家战略、聚焦前沿交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汇聚创新智慧,点燃持续突破的澎湃引擎。大会的成功举办必将为神经动力学学科注入崭新动能,引领我国神经动力学研究实现跨越式跃升。